高师基础教育研究专栏
首页» 社会服务» 高师联盟»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专栏
【高师专栏】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适配和发展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05   浏览量: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适配和发展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钱学涛

【摘要】:项目化学习在当下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渐流行起来。在一众学校处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背景之下,本文立足于项目化学习理论意义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横向对比,试图通过深化两者的契合点以研究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对两者的差异性分析,进一步探究项目化学习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

一、理论概述与适配观点的现实意义

项目化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法,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类实际情景作为学习的开始,从而驱动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此模式下,试图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并重、能力与学绩共存的目标。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是基于其“以来访者为主体”的心理治疗观,通过长时间在美国本土教育实践后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在此背景下,罗杰斯强调教师的角色要从施教者逐渐转变为提供学习资料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此教育观中,罗杰斯信任学生本身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责任的让渡,让学生主动承担自身的学习责任,以达到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目的。同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倡导自由学习,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及方式。

适配观点与意义: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

在新课标提出后,教育的注意力逐渐从“教师的教”转换到“学生的学”。两者的教育基调中同时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观点。由此,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与发展能力被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力成为两者的共识,教与学的过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源于杜威的“做中学”的经验学习

两者都提出了“做中学”的学习理念。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已然成为公认的过程性学习的优秀选择。在项目化学习当中“做中学”的理念更加强调通过真实情景、复杂问题、超越学科、专业设计、合作完成、成果导向及评价跟进来呈现。罗杰斯则从认知、情感、经验三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做中学”的内涵。“做中学”的理念无疑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添加了核心动力。

(三)以解决具体问题为驱动

项目化学习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都同时提及了这一观点。只有当学习的内容得以在具体的问题中体现,学生的学习才能被赋予深刻意义。在现实的学校场景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与现实社会中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解决具体问题为驱动的做法,有助于降低学习过程中的乏味感、枯燥感,引发学生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媒介资源以促进学习

学习冲破校园围墙一直是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的美好展望。社区、网络等多种环境存在着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却存在极低的利用率。通过对多种途径的学习资源的利用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日常化的发生。针对终生学习的核心教育理念,形成了现实性的方法论。

二、两者差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项目化学习当中偏向将教师定位为学习的设计者、支持者;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则强调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前者强调通过教师精妙的设计和教学的精准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后者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即“非指导性原则”。教师通过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资料以支持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同时教师也成为学习者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建设性的思考和问题的逐步深化这两者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探究和学习意义,在探究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以跟学生平等的方式共同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当中,更加能减少学生的依赖性,提高学生自主日常学习的能力。

(二)对于学习目的的具体定位

两者都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但在实际概念的展开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向差异。在项目化学习中,更加强调核心知识,即某领域或某种程度上高度概括的统领性知识点;罗杰斯则强调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如何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如何利用各种途径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及如何通过活动发展自身能力等。前者更强调通过对核心知识的学习促进学习方法形成;而后者则直接指向学习方法的塑造。这样的差异性使得思考点更多地落在日后缺少教师指导的实际场景中学生需要如何主动获取知识的问题。

(三)评价方式的看法

项目化学习提出,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资料收集以补充传统的纸笔测试;罗杰斯则表达纸笔测试仅作为学习过程中任意时刻的自测工具以辅助学生获得对自己当下学习情况的了解,主要的评价方式是学生自我评价。对于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来说,标准化的纸笔测试评价不能够更加具体地展现个人的进步程度。同时,这样的评价势必带来更多的比较与竞争。在双减的十字路口处,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对矛盾的选择境遇。如何给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以一定的缓冲?如何在相对稳态的现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中获益?光靠项目化学习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是难以获得具体答案的。

(四)看待传统的教育理念方式

项目化学习理念中倡导任何的改革,同时广泛地考虑到广大学校现实制度的难题,采用“保守的进步”的变革策略;而罗杰斯却提出要对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而非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部分的改进。进一步来说,项目化学习试图通过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共存性地建立另一套项目化学习的系统逐渐磨合尝试共融;而后者则提出彻底改变教师的定位,做到学校中把权利对校内的所有老师、学生进行让渡。就现有的教学模式整体的稳定性来说前者更具优势,但如果不能以整体性的改革作为最终目的,项目化学习极易掉入形而上的困境之中。

三、小结

项目化学习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两者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育理论。其本身的环境色彩极大程度上约束着它们在我国的具体践行。因为缺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核心概念转换,其指导意义还需要长时间大量的研究与发展来支撑其有效性。从根本上发展学生个人的学习力——即强调学生如何高效地学,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主旋律对于二者在校园里的生根发展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与此同时,在高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罗杰斯提出的“让学生爱上学校”、“教师和学生建立共同学习进步的友伴关系”等理念对于项目化学习在更多的实践和总结过后仍旧存在极大的思考价值与未来导向。

参考文献:

孙绍荣主编.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卡尔·罗杰斯 杰罗姆·弗莱伯格著 王烨辉译 自由学习.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3

夏雪梅 项目化学习设计 学习素养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11

卡尔·罗杰斯著 石孟磊等译 论人的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12

作者信息:钱学涛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