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基础教育研究专栏
首页» 社会服务» 高师联盟»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专栏
【高师专栏】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研
发布时间:2022-09-05   浏览量:



基于深度学习深度教研

——以华东师大一附中为例

陈耸 沈闻佳

【摘要】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挑战性,要求教研活动同样应具有深度学习的特质。本文以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为例,探讨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教研方式面临的挑战,分享推动实现全员深度参与、软化学科边界、形成泛在教研、推动成果应用的深度教研实践经验

【关键字】深度学习 深度教研 教研工具 跨学科 系列化

【正文】

信息时代要求学习者从机械、被动、记忆式的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所关注的批判反思、信息整合、知识迁移、理解协同能力,符合我国当前育人方式变革、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尽管学生是深度学习的主体,但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却在课堂深度教研能够教师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深度学习背景下传统教研方式面临挑战

钟启泉指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旨在培育囊括认知性伦理性社会性能力,以及教养知识体验在内的通用能力。深度学习要求教学摆脱传统“知识”中心的视角,关注真实问题;要求不以知识认知为单一目标,而要重视情感、价值、动机、态度、意志等非认知目标的培养;要求摆脱教师本位,建构以“学”为中心的场域……这种“能动”学习,使课堂越来越具有动态、开放、挑战性。以此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研活动存在不少需改进之处。

(一) 参加低参与

当前许多学科教研的普遍问题是“到场不到位”。教研任务的明确性、问题的真实性、过程的规范性、反馈的即时性不足是教师缺乏主动参与意愿相关因素。如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任务分工和目标指向,随意的发言和点评,容易使教研陷入浅层循环;又如教研主题或问题不能直击教学的痛点难点,空泛而缺乏递进,亦会降低教研的主动参与度。

(二) 学科轻融合

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学科组,成员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语言体系,能够相对聚焦是优势,但在核心素养培育和深度学习背景下,这种优势亦有可能转为劣势。如深度学习指向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要求教研活动适时适度软化学科边界,关注学科交叉融通;而越来越重要的非认知因素的学习,更多关注学科伦理社会互动势必会增加德育心理等领域对教研的介入程度过去以学科为中心架构的教研活动难以完全适应这种新变化

(三) 常态

传统的教研通常定时定点活动,时间、主题和任务一般在学期初就进行了预设其本质仍属于“以教定学”深度学习要求“以学定教”,教什么、怎么教,需要教师随着学情变化出有效的反馈和调整,这要求与相适应的教研活动,应兼具常态性和动态性,而传统的教研组织形式难免显现时效滞后和缺乏应变不足

(四) 有成果少应用

教研成果的应用率是影响教学改进的因素之一教师个别经验”之所以难以转化为“广泛行为”原因在于教研缺乏深度持续度和广泛参与度。与深度学习相类似,教师“个别经验”如果缺乏成员共同参与就会对其适用条件应用变式的具体化分析过程 “图式”在不同教学场景迁移障碍随之伴生。虽然这是成果从“个别”走向“一般”的契机,然而缺乏深度教研,通常在教师分享个别经验后戛然而止,无法进入“个别经验——合作验证——问题深化——合作深化”的迭代通道。“共识”既浮于表层,“应用”也只能停在原地。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研路径

深度学习视角下,教研活动应具有深度学习的特质教师在教研过程中能否实现“同化”“顺应”,乃至“转换”认知发展,教研活动能具备问题“产生分享深化”的链式递进,不仅将深化教师对于知识内容认知,更将丰富教师对深度学习的具身性体验,从而为实现从“教师学习”指导学习过渡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深度教研是以问题(或教研方向)为导向,在“主题”“活动”“团队”和“资源”等要素参与下展开的。近年来,华东师大一附中开展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深度学习的深度教研活动,相关经验是:

(一)工具促进全员深度参与

教研工具核心作用是深度教研提供操作规程。我校在进行深度教研时参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发的深度教研工具,借助相关属性表工具使学校教师在设计教研活动时获得了基本的引导和规准政治学科组在开展“聚焦评价优化教学”深度教研活动时,通过“活动策划预告单”,明确活动的主题和整体规划;通过“真实问题属性表”,聚焦教师教学中的核心困惑;通过活动研讨记录单”,有效控制活动容量,引导教师全员深度参与,并记录能够引发教师交流和争论的关键内容,为持续参与做好铺垫

(二)融合备课软化不同学科边界

打破分科主义的惯性思维,需要从深度教研入手,提供可以跨界研讨的问题,创设促进学科融通的场景。我校历史和政治学科围绕“重温红色经典,承担时代使命”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形成了跨学科融合备课的“五个一”策略,包括:一个跨界的——如何共同设计“红色的行走与行动”一个明确的分工——如何体现政治和历史学科的特色视角;一次互动的碰撞——学科换位设计交流;一次统整的合作——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合二为一”;一份经验的反思——如何实现跨学科共同育人。融合备课让不同学科从分散走向聚合,推动了深度学习和整体育人。

(三)非物质因素推动泛在有效教研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研,应具备问题的生成性、组织的即时性、研讨的开放性、过程的跟踪性。尽管现代通讯手段的丰富为这种泛在的教研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但从“泛在”走向“有效”,还需要教研文化的传承和支撑。我校在政治、心理、历史、物理等教研组推行的“推门听课”、“两人成”、“微信、“随时教研”,之所以得到教师层面的认同和支持,与学校多年以来提倡研究型文化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教研文化尽管属于非物质因素,但一旦形成氛围,甚至能发挥出比物质力量更为巨大的作用

(四)以系列化设计强化成果应用转化

系列化的教研设计是形成“链式”反应,促成个别教师经验向集体智慧行动转化的有效策略。我校心理教研组围绕“如何优化心理课活动设计”主题,“活动目标如何设定”、“活动设计有哪些类型”、“活动设计应有哪些层次”、“活动设计背后有哪些理论支撑” “活动的问题该如何体现逻辑”等问题开展系列化教研,并结合前期思考——现场讨论——工具评价——实践反思”的系列化推进手段,以成员的高参与度促成成果应用的高转化率

教研是教师的学习。教研能否具有“深度学习”的品质,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力的重要支撑。教研的深度既拓展了教师学识的边界,也将为学生更优质的学习创造更大的自由。这是时代赋予深度教研的责任和使命。


[1] 陈耸,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区思想政治学科带头人。

[2] 沈闻佳,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心理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区心理学科带头人。


[1]钟启泉.深度学习:课堂转型的标识[J]. 全球教育展望, 50(1):20.

[2]陆伯鸿.深度教研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12):67-75.